近日,我校护理学科在国际衰老领域顶级期刊《Ageing Research Reviews》(中科院1区,Top期刊,IF12.4)发表了题为《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arly life circumstances and multi-system biological aging: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的论文。徐州医科大学为该论文唯一单位,周芳教授和王硕讲师为通讯作者,硕士生罗焯祺为第一作者。该研究受到科技部四大慢病重大专项和江苏省卫健委医学科研重点项目的资助。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延缓生物衰老已成为应对年龄相关慢性病的关键。基于常规临床血液指标构建的多系统生物衰老算法(如表型年龄、Klemera-Doubal方法生物年龄等),因其成本低、易获取,为在大规模人群中评估和干预生物衰老提供了实用路径。然而,其与早期生活状况的关系仍不明确且存在争议。该研究通过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七大中英文数据库,最终纳入23项研究,涵盖超34万名参与者,采用多水平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数据整合。结果显示,不良的早期生活状况(如童年逆境、低社会经济地位、围产期风险因素和童年不良个人特质等)与加速的多系统生物衰老存在显著正相关(Cohen's d=0.18)。
研究进一步揭示,早期生活状况的类型和时期、所使用的多系统生物衰老指标、参与者年龄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均显著影响该关联的强度。暴露评估方法、研究质量和协变量调整的方法学差异也是结果异质性的来源。此外,研究系统梳理了影响该关系的中介与调节因素。邻里和居住环境、社会经济地位、心理社会因素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介导了早期生活状况与多系统生物衰老之间的关联。高龄、女性、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缓解这种关联,而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则会加剧这种关联。该研究首次系统整合了早期生命状况与多系统生物衰老之间的复杂关系网络,为早期识别衰老高风险人群、制定针对性干预策略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对推动健康老龄化具有积极意义。


(一审:周芳 二审:肖雅茹 三审:于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