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9日,我校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医学人文大会卫生健康职业精神分论坛。本次分论坛的主题是“筑牢医学职业精神内核,推动卫生健康文化发展”,旨在推动卫生健康文化发展,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出席本次论坛的领导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常、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杨民、《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社社长王德、校党委书记祝木伟,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海洋。特邀授课嘉宾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江宇、中国中医科学院原党委书记查德忠、国家卫健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技术指导处处长白飞、白求恩人文艺术与医院建设委员会会长郭治中、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郭莉萍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宣传处处长段文利、《健康报》融媒体中心主任陈会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公共卫生编辑部主任姜海婷、全国优秀乡村医生郭光俊、校档案馆馆长焦勇。
在论坛第一阶段,祝木伟代表徐州医科大学对各位领导、专家、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本次论坛的举办,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重要论述的深入践行,也是汇聚各方智慧、凝聚广泛共识,推动卫生健康文化繁荣发展、筑牢行业精神内核的重要举措。学校将和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社开展深度合作,打造高水平的研究平台、高层次的智库平台、高质量的合作平台、高效率的宣传平台,传播中国卫生健康文化理念,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卫生健康文化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为全面推动新时代卫生健康文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王振常在讲话中指出,崇高的卫生健康职业精神是行业发展的基石。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全体卫生健康工作者应恪守“生命至上”的底线,勇攀“创新不止”的科研高峰,胸怀“大爱无疆”的担当,将技术发展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杨民表示,加强新时代卫生健康文化建设,需要以卫生健康职业精神为抓手,通过选树典型、交流互鉴、创新传播等方式,将其内化为医务工作者的行动自觉。他呼吁广大医务工作者既要筑牢职业精神之本,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也要以创新赋能实践,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王德和祝木伟共同为“中国卫生健康职业精神研究中心”揭牌。学校联合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学人文》杂志共同成立该研究中心,将会进一步加强卫生健康职业精神研究,推动卫生健康文化高质量发展。
论坛第二阶段为学术主题报告。各位专家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系统而富有建设性的探讨。郭莉萍详细介绍了《中国医疗机构人文科室建设专家共识》;江宇梳理了深化医改与涵养医学人文精神之间的内在逻辑;查德忠在回顾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深刻阐释了青蒿素精神;郭治中从一位军队医务管理者的视角论述了新时代更需白求恩精神;段文利提出“何以协和”,展示了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陈会扬通过数据分析健康报报道,指出医学人文发展之道;姜海婷论述了医学科学家精神对医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郭光俊用他六十载的坚守,为大家上了一堂最生动、最深刻的“不忘初心”党课和医学人文课;焦勇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人卫生健康职业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和价值意蕴。
最后,李海洋进行了总结讲话。他指出本次论坛主题鲜明、内容扎实、研讨深入、成果丰硕,紧紧围绕中国卫生健康职业精神这一核心议题,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温度,更有时代深度。他相信,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中国卫生健康职业精神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必将催生出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重要研究成果。




(一审:焦勇 二审:肖雅茹 三审:于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