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徐医附院第四届科技大会胜利闭幕。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卫生厅“科教兴卫”工作精神,总结回顾“十一五”以来徐医附院的科技工作,表彰一批取得显著成绩的科技人员,部署“十二五”期间的科技工作重点。徐医附院副院长郑骏年主持大会。
徐州医学院党委书记陈贵州、省卫生厅科技处处长孙宁生出席大会,对徐医附院“十一五”以来所取得的科技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向徐医附院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以及为全省卫生科技工作所做的重要贡献致以敬意。
徐州医学院副院长、徐医附院院长、党委书记徐开林做了题为《开拓奋进,勇于创新,为促进医院科技大发展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
孙晓青副院长宣读了《徐医附院关于表彰“十一五”期间取得显著成绩科技人员的决定》。大会为受到表彰的55名科技人员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
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医附院麻醉科副主任曹君利代表科技人员发言,倡导全院科技工作者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奋发进取的创新意识,瞄准医学科技的先进水平,努力攀登医学高峰,共同开创附院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徐开林院长在报告中指出,“十一五”以来,附院认真实施“科教兴院、人才强院、技术名院”的发展战略,涌现出一批优势学科和重点专科,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成果,脱颖出一批科研水平高、技术水平好的优秀人才,医院科技工作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附院将继续牢固树立“科教兴院、人才强院、技术名院”的战略思想,坚持“优先目标、重点突破”的原则,继续做大做强优势学(专)科,高起点、高标准地搞好学科带头人培养和重点学(专)科建设;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建设一批带动医院科技发展的重点学(专)科群,形成较为完善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为实现医院科学技术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学科和人才基础。
“十一五”以来,徐医附院科技工作取得骄人成绩,结出累累硕果。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二、三等奖4项;省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江苏医学奖3项。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96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58项。仅2012年就获得国家自然基金25项,包括1项重大课题,实现了新的突破。今年江苏省科技厅首批临床医学专项也取得优异成绩,在全省20个“规范化诊疗”项目中,徐开林、郑骏年、祖茂衡教授的3个项目各获200万元资助。5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 969 篇,其中SCI收录期刊102篇。
以学科建设为重点,形成品牌优势。“十一五”以来,临床医学成为立项建设的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并被评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学科;麻醉学科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培育点,在国内具有重大影响;麻醉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4个学科成为江苏省重点学科;麻醉学、血液病学、神经外科学成为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学科。
以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为抓手,促进技术进步。“十一五”以来,徐医附院开展了一系列新技术、新疗法,共获各类新技术引进奖60余项,其中移植物抗宿主病、布-加综合征治疗、肾癌免疫治疗等10余项医疗技术获得省医疗新技术引进一等奖。徐医附院现有16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各专科医疗技术水平一直稳居省内先进行列,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以重点实验室建设为依托,实现研以致用。“十一五”以来,徐医附院实验室建设又上新台阶。2008年,省政府批准成立“江苏省麻醉与镇痛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肿瘤生物治疗实验室”经过短短的两年建设,已成为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工程实验室。血液科所属移植免疫实验室成为实施省“科教兴卫工程”的重要支撑。
加强创新团队与人才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保障。“十一五”以来,徐医附院共有6个团队成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分别是血液科“移植物抗宿主病”团队、泌尿科“泌尿系肿瘤基因治疗”团队、麻醉科“麻醉与镇痛基础与临床研究”团队、肿瘤中心“肿瘤生物治疗”4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以及肿瘤中心“肾癌生物治疗创新团队”、介入科“布-加综合征基础及介入治疗研究创新团队”2个卫生厅“科教兴卫工程”创新团队。
“十一五”期间,徐医附院有4人荣获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领军人才称号、11人获医学重点人才称号;徐开林、郑骏年、于如同教授获“科教兴卫工程”江苏省医学优秀人才称号,苏北地区受到表彰人员全部落户徐医附院;医院现有在职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卫生部及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次、省“双创”人才2人、省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人等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