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徐州医科大学信息公开网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 校园新闻

    《健康报》(2015-04-30):造就医学人才的熔炉 孕育创新梦想的摇篮---徐州医学院跨越发展纪实

    来源: 作者: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15年05月05日 08:43点击:10

    造就医学人才的熔炉  孕育创新梦想的摇篮

                                 ------徐州医学院跨越发展纪实

        创建于1934年的江苏省立医政学院,在1957年,由镇江迁至南京,更名为南京医学院。1958年为了解决苏北地区长期缺医少药的落后局面,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成立,1960年更名为徐州医学院,承载着历史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徐医人开始了风雨兼程的创业之路。

        半个多世纪以来,徐州医学院不断发扬“艰苦奋斗、不断创新、勇于创优”的优良传统,大力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科技兴校、特色名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战略,坚持“立足江苏、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发展之路。目前,该校不仅是江苏省苏北地区及整个淮海经济区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的一所高等医学院校,也是该地区医学教育、医疗服务和医学科研的中心。

     

        丰厚底蕴是不断前行的动力

        1958年9月23日,在那个的丹桂飘香的日子里,230名医疗专业5年制本科生开始了徐医大学生活。1962年,正值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在决定学校去留的关键时刻,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批示“徐州地区幅员辽阔,要有大学”,徐州医学院得以继续发展。创业道路充满了艰辛,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任何困难也阻挡不住徐医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乐观进取的步伐。师生共同编译教材、多方收集解剖用尸体、制作标本切片教具、课余时间手提肩扛搬运砖瓦共建校舍……从1963年学校培养的第一批毕业生走出校园,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医疗卫生人才开始服务社会,及时地缓解了苏北落后的卫生状况。

         正当徐医人豪情满怀加快学校建设步伐的时候,1966年春夏之交,一场政治风暴席卷中华大地。在那荆棘丛生、万马齐喑的特殊日子里,一大批有使命感和责任心的徐医人,顶住压力,自强不息,在教学和科研上做出了显著的成绩,用行动书写了对医学教育事业的忠诚。

         1970年7月,徐医人对中药麻醉汤剂进行研制并应用于临床手术,获得成功。1975年,深入农村进行华枝睾吸虫病和钩虫病的调查及防治研究,首次证明江苏省有该病流行,华枝睾吸虫病研究在1978年全国医药卫生大会上获成果奖。1978年3月,中药麻醉研究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奖……从1972年到1976年,学校根据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连续招收5届3年制大学生,开展地方病和职业病的防治调查,对徐州的废水废气废渣进行卫生调查,为地方举办一些培训班和进修班。

         1976年10月,10年动乱宣告结束,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徐州医学院获得凤凰涅槃般的新生。1978年3月5日,学校迎来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212名本科生,仅仅隔了半年,经过全国统一高考的78级新生,也迈进了徐州医学院的大门,师生们豪情满怀,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在感召着他们艰苦奋斗、勤奋学习。

         一件件里程碑式的事件在徐州医学院的办学历史中将被永远铭记:1982年,学校获得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予权;1983年与煤炭部联合办学,开创了多渠道办学的新探索,办学条件明显改善;1985年,在国内首开麻醉学本科教育,同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向多层次办学迈出了重要一步;1993年起,与中国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第四军医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等多所院校单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05年起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当年,学校以优秀等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育工作水平评估;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14年,生物学一级学科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特色品牌是赢得竞争的利器

         爱岗敬业的徐医人深深的认识到,要实现新的跨跃必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麻醉学专业是徐州医学院办学的特色和品牌,也是江苏高等医学教育品牌。1987年,徐州医学院麻醉学系成立。2006年,麻醉学系变更为麻醉学院。时至今日,近30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徐州医学院麻醉学专业一直被誉为我国麻醉学教育的一面旗帜,为我国麻醉学学科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级专门人才,被誉为我国麻醉学人才培养的摇篮。该校是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职称考试麻醉学专业命题基地,教育部委托主持制定全国麻醉学专业建设规范,主编全国麻醉学专业规划教材,主办国内麻醉学权威杂志《国际麻醉学与复苏》。麻醉学实验室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在国内同行中规模最大、实力最强。自全国高等麻醉学教育学会成立以来,长期担任主任委员单位。在多个学科评价体系中,该校麻醉学科连续多年排名 A++。

        在我国,除港澳台地区外,大多数三级甲等医院麻醉科骨干中均有徐州医学院毕业生,多位校友在麻醉学领域取得杰出成就。

        麻醉学院科研团队围绕麻醉学领域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点、难点问题和重大基础科学问题深入开展科学研究,逐渐凝练形成了3个国内领先的研究方向。近5年来,学院科研成果显著,在PNAS、J Neurosci等国际著名SCI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项,重点项目1项。“脑脊液-脑-脊髓途径痛与阵痛的形态学基础与分子机制”研究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学校坚持以麻醉学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齐头并进。基础医学院生物科学系,也是徐州医学院熠熠生辉的一颗明珠。基础医学院生物科学系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基础医学部,从当年即开展本科生教育。1985年,基础医学部开始进行硕士生培养,当年,生化教研室成为江苏省高校首批重点学科。1996年,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分别与中国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单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13年,生物学成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基础医学成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14年“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特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拓展了学校办学的新思路,为其他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不懈进取是再创辉煌的根本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校办学向多学科迈进,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徐州医学院本科专业已经发展到24个,涵盖医、理、工、管4个专业门类;学校拥有临床医学、生物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权点,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

        目前,学校占地1400余亩,设4个校区,有19个院系(部)和14家附属医院;面向国内16个省市、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招生,有全日制在校生11000多人,已经初步形成了从本科生、研究生到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体系。从2009 年起,学校用四年时间招收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完成了江苏省三分之一以上的培养任务,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输送了一批急需的专业人才。半个多世纪以来,徐州医学院培养了3万余名全日制毕业生,杰出校友遍布海内外,也为江苏省、特别是为苏北地区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医学人才,在江苏医学教育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徐州医学院始终将提升科研实力、产学研结合作为不懈进取的强大支撑,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等科研平台,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近300项,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重大奖项。在强劲科研实力拉动下,学校在社会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4家附属医院在“非典”、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汶川地震伤员救治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勇挑重担。学校还先后派40多人次赴圭亚那、桑给巴尔等国执行医疗援助任务,2013年徐医附院普外科副主任赵文星同志获得“全国援外医疗卫生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并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徐医人骨子里的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不会让他们躺在过往的功劳簿上踟蹰自满。在新的历史时期,他们信心百倍,对未来提出了更加翔实的规划和目标。

        学校将加大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力度,继续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积极探索“5+3”和“5+3+X”一体化临床人才培养;坚持以基础医学为基础,进一步彰显麻醉学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发挥其关联拉动作用,构建医学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共同发展的学科体系,力争把麻醉学科建成国家级重点学科,内科学、外科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建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点;根据社会需求和办学实际,培育新兴专业,拓展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专业,新增专业门类 1-2 个,新建本科专业 8-10 个。

        历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徐州医学院必将建成特色鲜明、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为区域经济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信息公开办公室

受理部门:信息公开办公室 (挂靠校长办公室)
办公时间:8:30-11:30、13:30-16:30
联系电话:0516-83262017
传真号码:0516-83262014
电子邮箱:xb@xzhmu.edu.cn
办公地址:徐州市铜山路209号 - 徐州医科大学校长办公室
邮政编码:221004

信息公开监督办公室

受理部门:信息公开监督办公室 (挂靠监察处)
办公时间:8:30-11:30、13:30-16:30
联系电话:0516-83262246
传真号码:0516-83262246
电子邮箱:xzhmujw@163.com
办公地址:徐州市铜山路209号 - 徐州医科大学监察处
邮政编码:221004

新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