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报道我校附属医院事业改革发展新举措,具体报道原文如下:
砍掉千张病床,回归医患尊严!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打响转型发展“第一枪”
“现在医院所有病区的加床都不见了,环境恢复了宽敞明亮,平时也能在走廊里溜达锻炼了,感觉真是不错。”7月中旬,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全院范围取消加床后,在此住院的退休教师赵宝兰十分高兴。
徐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作为淮海经济区的医疗中心,不仅要守护本地人口的健康,还要满足周边接壤的苏鲁豫皖四省超过1亿人口的医疗服务需求。2017年“中国大医院床位规模百强榜”上,前五名中徐州就占有两个席位,床位规模在全国地级市中独占鳌头。众所周知,加床容易带来医患矛盾增加、诊疗质量下降、不利患者恢复等弊端,但病床数量又是衡量医院效益规模的重要指标,许多医院不遗余力扩大床位规模,加床更是家常便饭,甚至走廊里都“床满为患”。
徐医附院作为年门急诊量达到280多万人次、床位数量超过5500张、年出院患者21万人次以上、“中国顶级医院百强”位居第65位、地市级医院百强名列第2位的淮海经济区医疗龙头,在面对如此艰巨的医疗任务和复杂的发展形势时,新领导班子果断地解放思想、提高站位,矢志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实现新突破、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区域医学中心的特大型医院,打响了国内公立医院转型发展“第一枪”——宣布全院削减1000张床位,实现全院零加床。
“医学的真谛是维护人民健康,医院不仅仅是‘治病’,更要注重‘防病’,这样才能使 ‘健康中国’战略部署落地开花。医院应该端正办院方向,体现公益性,又要体现医学人文精神,不仅要有先进的技术、有品牌,更要有品质,有情怀、有温度。”新任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代理院长王人颢表示,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医疗资源的需求也出现了从量到质的转变。取消加床虽然会导致医院营收的下降,但是全院上下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对标找差,统一思想,一致认为打造高质量的区域医学中心,必须从量的扩张向内涵质量提升转型,形成了不以床位多少论绩效,而是以质量内涵为重点的发展理念,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温馨的就医环境,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从七月中旬着手削减加床行动开始,徐医附院制定了周密的运行方案和保障措施,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出院一位加床病人随即取消一张加床,直至全部清空。通过合理调节绩效杠杆,保证了全院诊疗运行良好,同时倒逼了效率的提升,加快了床位的周转。现在的医院内部,就医环境整洁靓丽,井然有序,获得了医患双方的一致好评。心内科主任王志荣对撤销加床后医疗质量与安全的提升高度认可,“这是让医生回归本职,回到病房,回到病人身边的一次创举。”眼科护士长刘莉表示,宽敞整洁的就医环境更有利于病人休养和恢复,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现在不光是患者,连我们工作人员也经常在环境优美的病区内拍照留念,发朋友圈展示呢!”
削减病床数量这一开创行业“自我革命”先河的“壮举”背后,是徐医人对公立医院由规模型向内涵式发展的深刻理解。缓解看病难的问题,削减加床只是看得见的“治标”,更关键的实现分级诊疗、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这一看不见的“治本”流程。过去十多年的“高速度”发展,让徐医附院在规模上跻身特大型医院行列,但是“高速度”的扩张也带来了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不平衡”和医疗资源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在取消加床的同时,徐医附院主动打破利益藩篱,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支持区县医疗单位社区医院抓好分级诊疗制度各施职能,使医院沿着“高质量”的道路稳步前行,担负起“守护人民的健康”时代责任。
“健康中国、分级诊疗在徐医附院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落实到行动上。以危重患者、疑难杂症、创新研究等作为重点,从追求数量到以质量求生存,以技术为龙头,创建研究型医院,占领医学制高点,是徐医附院重大的质变。为他们这种创新发展的理念点赞!”谈及此次消灭加床的举动,丰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丁硕由衷地赞叹。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指引下,徐医附院持续端正办院方向,追赶标杆,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实现变轨超车,践行新时代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让医院回归使命初心,让医生回归医者本职,让诊疗回归优良传统,让人们回归健康生活方式,以健康梦托起中国梦,为徐淮百姓带去更多、更广、更高效、更有尊严、更有温度的健康福祉。
内容转自: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18/0920/c14739-30304027.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