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徐州医科大学信息公开网 首页 > 信息公开清单 > 基本信息 > 学校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要点 > 正文 > 学校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要点

    徐州医科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来源: 作者:发布时间:2018年03月30日 17:02点击:10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学校建设特色鲜明、国内先进的高水平医科大学的战略机遇期。根据国家、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情况

    “十二五”期间,学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徐州医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和学校第九次、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建成了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成功更名为徐州医科大学,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学校实现了挑战性的突破、历史性的飞跃、里程碑式的发展。

    (一)形成了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本科生年招生规模稳定在2500人左右,生源质量逐年提高;研究生年招生规模稳步扩大至550人左右。留学生在校生规模达到337人,生源国别增至25个国家。继续教育(学历教育)规模达到8000人。本科专业增至24个,其中,国家特色专业 4个,省级特色(品牌)专业6个,“十二五”高校重点专业4个。麻醉学、临床医学、药学3个专业入选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逐步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稳步发展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以医学类专业为主,医学与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多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二)教学工作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学校始终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质量标准建设,实施“本科教学工程”,教学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新增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12个;医学教育研究论文数量排名全国第五位;获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项目28项;获得第一批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4项,获批第一批国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和护理学专业试认证,专业建设水平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学生在国内外各类竞赛与考试中表现出色,获得省级以上表彰409项。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创业创新类计划项目近500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含SCI收录论文)489篇。学校生源质量一直保持在较好水平,录取分数线平均超出省控线20分。根据社会第三方统计数据分析,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均在95%以上,在省内非“211”公办本科院校中排名第一,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三)学科与科技工作成果丰硕

    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工作,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为契机,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与发展特色,重点建设以医学学科门类为主体,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协同发展的学科建设体系。新增临床医学、生物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生物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和药学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ESI学科排名进入世界前1%。医药生物学学科入选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获批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项目1个。获批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校已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省优势学科项目1个,省一级重点学科1个,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1个,省重点学科4个,形成布局相对合理,较为完善的学科建设体系。

    科技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207项,年均科研经费7737万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获国家各类专利125项,发表SCI检索收录论文1264篇。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平台增至10个。

    积极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加强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省级产学研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功,获批的省级“徐州医学院联合技术转移中心”、“徐州医学院大学科技园”、“江苏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园”,“省级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已形成“技术转移、转化—项目孵化—成果产业化”的完整链条。园区已累计引进合作孵化企业58家,研发新品种40多项,申请专利32项。获得各项建设经费1100多万。

    (四)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有了大幅度改善。专任教师总数增至801人,生师比达 14.8:1。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比例达86%,博士比例35%;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增至460人,其中教授 142人。新增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江苏特聘教授10人,省“双创计划”人才4人,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科技创新和“双创计划”团队10个,入选省“333”工程等项目233人次。新增博士生导师34名,硕士生导师326名。学校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和绩效工资改革,强化了激励机制,保持了教职工收入稳步增长。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

    (五)附属医院健康快速发展

    各附属医院在苏北及周边地区医教研工作中起着示范带头作用,为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徐医附院实现跨越式发展,坚持医教研相互促进,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规模显著扩大,学科建设硕果累累,社会声誉不断攀升,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现有开放床位增至5300张,年门诊服务量、年出院人数、手术例数、平均住院日等医疗指标实现大幅增长,年业务总收入达到35.72亿元。2011-2015年蝉联中国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百强排行榜前十强。重视附三院建设和发展,落实了省财政补贴和绩效工资托低等政策。同时积极探索对外合作的新路径和附院帮扶的新举措,努力帮助附三院尽快摆脱发展困境。徐州市口腔医院成为学校直属附属口腔医院。

    (六)对外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入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在留学生教育、境外高校合作交流、师资队伍和管理干部培训、科研学术交流、学生国际交流、对外宣传和海外校友联络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快发展和良好成效。学校已经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韩国延世大学和乙支大学等20余所海外优秀高校建立了校际协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合作。认真组织申报中青年教师境外学习、研修项目,为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创建平台。留学生教育发展迅速,成功列入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留学生招生计划高校名单和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高校名单。获批设立淮海经济区高校首个HSK(汉语水平考试)考点。校友工作得到加强,邀请知名校友来校访问讲学200余人次。成立校友联谊办公室,加强与海内外校友联络,相继在北京、上海、无锡、济南、广州等地成立了校友分会。

    (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学校办学效益明显提高,经费总量和资产存量大幅增加,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主校区教学科研楼和新图书馆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行政楼东扩工程,新建5幢学生宿舍及部分生活服务设施,新增校舍面积11.3万平方米,投入建设资金约6.2亿元。教师公租房建设进展顺利。西校区综合改造工程顺利完成,科技楼、临床技能中心相继投入使用。基本完成东校区约142.3亩土地置换。学校仪器设备资产由1.34亿元增加到2.78亿元,增长了107%。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增至102.6万册,电子图书近300万册,电子期刊近3万种,大型中外文数据库30余个。校园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数字校园平台进入试运行阶段,实现学校大数据整合应用。档案(校史)工作取得新成绩,创建了五星级档案馆。学报进一步提高了办刊质量和水平。积极探索和实践适合学校校情的后勤运作模式,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深入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活动,并取得显著成效。学校被评为省节水型高校、省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

    (八)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成效

    学校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得到持续改进和加强,各级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进一步提升,党员队伍建设呈现新面貌,统一战线、群团和离退休工作取得新成绩。学校胜利召开了第十次党代会,认真总结办学经验,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奋斗目标。编制完成《徐州医学院章程》,通过了省教育厅核准并公布实施,进一步推进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取得初步成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部署和要求,明确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进一步加强对干部作风情况的监督检查,积极构建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相结合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工作机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得到了进一步落实。不断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强化师生廉政意识。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健全完善规章制度,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顺利通过了省委教育工委反腐倡廉专项工作检查。学校实施“文化铸校”战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强化师德建设,不断提高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健全维稳工作领导体系,完善校园应急管理与防范体系,维护了校园的安全稳定。学校被评为省级平安校园。

    “十二五”时期是学校综合实力提升最快、校园面貌变化最大、师生员工受益最多的五年。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回顾学校的发展,可以总结为六个方面基本经验:一是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二是坚持科学的办学理念,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三是坚持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四是坚持强化办学特色,提升学校特色发展水平。五是坚持解放思想,善于抓住时代赋予的良好发展机遇。六是坚持以人为本,紧紧依靠师生发展事业。

    学校改革与事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学者和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缺乏;师资队伍中博士比例仍需进一步提高;二是学科专业发展不均衡现象日渐明显,传统特色优势的巩固提高面临挑战,新的特色需要加快建设,增强竞争能力;学科整合力度不够,高层次科研项目和高水平原创性、标志性科研成果不多,学术影响力不大;医疗服务、产业开发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学校的管理体制需要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创新和完善,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精细化程度还不高;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广度和深度需进一步拓展。四是办学空间需要进一步拓展,办学条件尚不能满足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需求;学校办学经费来源单一,总量不大,进一步加大在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投入有限。五是教职工收入分配政策尚不完善,民生需要进一步改善。因此,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的任务还十分繁重,这些困难与问题制约和影响着学校发展,必须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克服和解决。

    二、未来五年学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学校继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成功更名大学之后,在新的发展平台上深入推进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尽快建成特色鲜明、国内先进的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关键时期。学校发展既面临着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也存在着十分严峻的挑战。

    (一)高等教育改革迈入新阶段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的目标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要求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国家先后提出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和“高等学校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行动计划”。“两个计划”是推动高校服务国家的战略需求、是创建世界一流水平的行动方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第一次把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写入党的重大文件之中,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高校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目前,国家已经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新的成绩,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随之发生重大调整,政策性机遇与挑战并存。

    (二)医学教育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面临新要求

    当前,面对医学模式转变、人口老龄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等新形势,医学教育改革正处于一个重要转折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健康中国”的发展理念。“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围绕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加强对高校的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分类发展,鼓励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并重点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省属高校。此外,我省积极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省级试点,加快构建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努力打造健康江苏。新的形势和任务,都对高等医学院校今后的发展提出新要求、新思路和新模式。高等医学院校肩负着医疗和教育两大民生工程,学校必须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以创新求突破,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十三五”期间,江苏省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徐州作为苏北地区首要的经济增长极,面临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医疗、教育等区域“八大中心”战略、“江苏沿海开发”战略、“淮海城市群规划”等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叠加的机遇,发展潜力巨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拓展了空间,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对学校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四)学校事业发展迈入新征程

    当前,以人才竞争为核心的办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的竞争十分激烈,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学校近年来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与国内外高水平医科大学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明显。跻身“医科大学”行列,社会各界对学校的内涵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必然会有更高标准和要求。同时,我国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与人民群众迫切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旨在打破身份壁垒的全国高考制度改革已经启动,考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不断提升,高校间生源竞争必将日趋激烈。

    发展是硬道理,以先进理念引领学校科学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当前,学校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对国内“你追我赶”的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学校要继续保持在国内高等医学教育领域的优势,就必须力求创新,确定新战略,创设新机制,谋划新发展。必须准确把握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尊重和遵循高等医学教育规律,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努力形成新的特色和优势,赢得更大支持和发展空间,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尽快建成特色鲜明、国内先进的高水平医科大学。

    三、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国家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科技兴校、特色名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战略,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内涵建设为主线,以结构优化为抓手,大力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办学活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办人民满意的高等医学教育。

    (二)办学定位

    ——目标定位:建设特色鲜明、国内先进的高水平医科大学。

    ——层次定位: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

    ——特色定位:继续巩固和提高麻醉学等学科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发挥好麻醉医学教育在全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全力打造新的特色和优势学科。

    ——人才培养定位:着力培养适应国家及区域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具有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高水平创新人才。

    ——学科发展定位:以医学学科为主体,构建医学与理学、工学、管理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类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

    ——科学研究定位:加大原始创新和技术研发力度,建设高起点、高水平科研大平台,实现转化医学模式下的临床、基础和预防三位一体新型科研体制架构。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以协同创新为引领,立足解决重大科学前沿和实践问题。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江苏、辐射全国、面向世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医疗卫生行业发展。

    (三)基本原则

    坚持内涵发展,注重质量提升。坚定不移地把学校的工作重心集中到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和提升办学质量上来,把内涵建设作为实现高水平医科大学目标的根本途径。更加重视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科学把握好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关系,实现学校发展要素配置的优化。

    坚持以人为本,凝聚发展合力。关爱学生、尊重教师、崇尚学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紧紧依靠全校师生,激发基层单位和师生创造活力,把促进学校发展与师生个人梦想结合起来,增强师生员工对改革发展的认同感与获得感。

    坚持特色发展,推进创新驱动。坚持以创业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把创新创优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灵魂,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紧密结合学校实际,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以改革创新提升发展质量,以特色发展保持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坚持开放发展,加快国际化进程。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推进实质性国际化办学,构建国际合作交流新格局。积极整合学科资源、人才培养资源、科技资源、产业资源和国际教育资源,促进资源充分共享并发挥集聚效应,抓住发展机遇,走开放式发展道路。

    坚持依法治校,推进综合改革。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践行《徐州医科大学章程》,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培育和引领具有徐医特色的大学文化。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构建有利于促进权力公开运行、师生员工民主参与的制度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管理重心下移、自我约束与监督保障相结合的管理机制,通过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和信息公开,确保学校治理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和廉洁高效。

    (四)发展目标

    经过五年的努力,使学校总体办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办学活力显著增强,力争进入省部共建高校和省属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努力建成特色鲜明、国内先进的高水平医科大学。

    ——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有明显提高。到2020年,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稳定在12000人左右;全日制在校研究生达到2100人左右,适当提高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在校留学生规模占在校生总人数的4%。年招收研究生人数占当年录取本科生的比例达到25%-30%。稳定成人学历教育招生规模,年招生3000人左右,继续教育总规模达10000人,不断提高培养质量。根据社会需求和办学实际,培育新兴专业,新增学科门类1-2个,新建本科专业6-8个。新增3-4个国家特色专业,3-4个省特色、品牌专业。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通过改革创新,保持麻醉学教育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教师发展:到2020年,专任教师达到900人,生师比达到16:1,其中医学专业生师比达到9:1。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占教师总数的55%左右,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达70%以上。专任教师中35%-40%以上具有连续1年以上海外研修经历;引进(含柔性引进)1-2名院士,引进或培养5-8名学科领军人才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青”、“千人计划”等高端人才项目;引进或培养20名左右江苏特聘教授,8-10名省“双创计划”人才,4-5个省“双创计划”团队。

    ——学科建设: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学科结构,集中力量在相关学科领域创建国际一流学科。到2020年,形成以医学学科为主体,构建医学与理学、工学、管理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类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积极扶持基础医学等1-2个学科成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力争麻醉学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打造4-5个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学科群。临床医学学科保持ESI学科排名世界前1%,并稳中有进。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等学科水平有较大提升,争取达到或接近ESI学科排名世界前1%。新增一级学科硕士点2-4个,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3个,并在工学、管理学等学科取得突破。新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

    ——科技创新: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以协同创新为引领,立足解决重大科学前沿和实践问题。加大原始创新和技术研发力度,建设高起点、高水平科研大平台,实现转化医学模式下的临床、基础和预防三位一体的新型科研体制架构,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到2020年,建成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成省部共建或教育部、卫计委重点实验室1-2个,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及技术平台2-3个,教育厅重点实验室2-4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2个,校级重点实验室3-5个。新增省级以上协同创新中心1-2个,力争肿瘤生物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入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争“十三五”末,年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0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项,力争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及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上实现新突破。发表SCI收录的文章达到或接近2000篇,力争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2-3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力争年均纵向科研经费达5000万元,获得国家级科研奖励2-3项。成立期刊社,进一步提升办刊质量和知名度,争取学报成为中文核心期刊。

    ——社会服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办学思路。加强产学研结合,以江苏省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科技产业园为载体,积极发挥生物技术、新医药方面的资源优势,以“生物技术成果转化、新医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基本功能,着重发展“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争创国家级大学孵化器。切实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主动服务“健康江苏”战略。到2020年,新增 1-2 所直属附属医院,省级以上临床重点专科达到40个以上,大力提升苏北及淮海经济区医疗卫生水平。积极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努力拓宽培训渠道,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基本建设:稳步推进校园基本建设,进一步调整完善主校区、西校区和新置换校区的规划功能布局,通过新建、改(扩)建项目和维修、维护提档升级,努力实现创建生态型、智慧型、节约型的绿色校园。按照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大学设置标准和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学校需新增办学用地面积约540亩;新增校舍主要有:主校区规划建设教学科研用房约3.8万平方米,西校区规划建设产业开发、教学办公等综合用房约3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学生宿舍及服务保障用房约5.5万平方米,逐渐使师生员工的教学、科研、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根据市政府用地规划批复意见书,做好新置换校区规划,最大可规划建设面积20万平方米,主要功能定位:教学实习、实训、实践以及医学科技产业园等。

    四、主要任务和建设措施

    (一)实施教育创新工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实施教育创新工程。稳定本科办学规模,积极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具有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高水平创新人才。

    统筹推进本科教学工作,筑牢本科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契机,全面提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根据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和国家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做好相关专业认证工作。推进卓越医生人才培养计划等国家和省级重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的实践和创新。切实加强专业建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巩固传统优势专业,打造重点和特色学科专业群。继续探索深化有中国特色的麻醉学教育体系,发挥好麻醉学人才培养在全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办好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班和麻醉学国际精英班教育。积极探索衔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毕业后教育,加快构建“5+3+X”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力争麻醉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纳入“5+3一体化”培养。主动适应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改革,逐步建立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办学实际,积极拓展新的学科门类和新专业。积极融入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国家特色专业、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力争获得新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探索教学模式改革。切实抓好教材建设,不断更新、优化教材内容。加强基础医学教学,重视人文素质培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统筹推进以问题为导向的案例式、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大力推进教学信息化进程。以网络课程平台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微课、微课程、MOOC等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推进临床学院体制改革,积极探索“院院(系)合一”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实现二级学院(系)和附属医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度融合。坚持医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培养思路,积极构建实验教学及临床实践教学新模式,努力建成国家级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强化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提高教学工作运行效率。加强教学各环节管理,把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质量评价、监控和保障体系。

    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稳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与水平。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争取增加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扩大推免生比例和境外学生人数。深化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落实教育部有关规定,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招生选拔制度。积极探索自主选拔、多元录取的招生机制,推进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强化导师招生主导地位。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优化培养过程管理,完善培养方案,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加强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确保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基础课程实现全英文教学,初步形成适应国际化教学环境的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重视和加强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建设若干国内一流的优质基地,积极引导、鼓励医院和医药卫生企业等参与学校研究生培养。加强临床科研和实践训练,培养研究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大力推行学校、学院、培养基地三级管理及质量保障机制,完善质量管理体制、机制。健全研究生导师遴选、考核机制,提升导师指导能力,重视发挥导师团队的作用。推进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开放式、国际化,设立专项基金,积极探索与国内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新途径。力争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15-20篇。进一步加大投入,健全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

    (二)实施学科提升工程,创建国内一流学科平台

    加强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深入实施学科提升工程。继续坚持统筹规划,突出特色,以点带面,整体推动的方针,坚持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学位点建设、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思路。以学科前沿方向为导向,以领军人物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以重大科研项目为纽带,进一步优化资源要素的科学配置,促进重点学科与特色优势学科持续健康发展。

    重视基础医学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建设,保证医学学科整体力量的体现和相关学科对医学学科的促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扎实推进省优势学科建设,巩固和提高麻醉学、医药生物学、临床医学等学科的特色优势,使若干学科方向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努力实现国家级项目的新突破。紧随国际研究前沿,打造4-5个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学科群。重点扶持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科,努力形成新的特色学科。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推动口腔医学、护理学、医学技术学、生物医学工程、哲学社会科学等学科尽快建成一级学科硕士点。加强转化医学研究,设立若干转化医学中心,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学术组织架构。注重加强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建设1-2个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推进人文社科的迅速发展,提升学校人文社科整体水平。

    (三)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大力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加强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创新,加大科研实验室开放共享力度,提高科研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大力推进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传统优势研究领域的研究,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打造更高水平的科研平台。遵循“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原则,按照“江苏急需、全国领先”标准,推进江苏高校肿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构建具有国际水平转化医学应用技术高地。

    以教育部实施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为契机,推动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组织学校优势学科积极参与“2011计划”,聚焦生命科学领域前瞻性科学问题、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问题以及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大力推进学校与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单位的深度合作,探索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开展联合攻关,争创一批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大力推进科技成果创新孵化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学科人才积极参与科技产业发展,不断提高产业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深化与地方政府合作,加快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园建设,力争创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孵化器。积极参与健康江苏建设及国家重大民生与社会行业发展计划,提升社会服务的贡献度。加强卫生政策研究,服务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强化政策激励和支持,鼓励各院(系)发挥专业优势,在人才培训、咨询服务等方面拓展服务社会的新项目、新渠道。切实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努力形成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

    (四)实施人才集聚工程,大力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继续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实施人才集聚工程。坚持引进、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加快优秀人才培养的速度,努力打造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实行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以高层次人才引进为重点,完善人才引进机制,积极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继续推进“优博”引进计划,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年龄、学历、职称、学科和学缘结构。借助各级各类重大人才工程,加强重要学科、新建专业、交叉学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积极建立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竞争激励机制,在经费投入、资源配置、服务保障等方面为引进高端人才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支持,加大对高端人才的激励力度。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形成人才集聚效应,争取在“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国家级人才项目实现新突破。继续推进教师“博士化、国际化”工程。大力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完善人才梯队建设,促进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统筹教学科研队伍、实验技术队伍、教辅队伍、辅导员队伍的协调发展,重视学校建设发展所需的其他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切实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根据选任制、委任制的不同特点,探索不同岗位干部人选产生方式。坚持干部任期制度,完善干部交流制度。加大基层干部与机关干部、党务干部与行政干部的交流任职力度,鼓励管理干部与专职教师的流动。注重多岗位锻炼青年干部,鼓励科级干部在单位内部和不同单位间的轮岗交流。坚持任期目标责任制、年度目标责任制,不断完善干部考核方法。完善干部轮岗转岗制度,拓宽干部分流渠道,建立渠道畅通、能上能下的分流机制。 

    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保证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加强师德教育,引导、激励、督促教师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五)加强附属医院建设,努力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加强附属医院建设,健全附属医院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提升附属医院医疗、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加社会贡献份额,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大力支持徐医附院积极参与和探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提升社会贡献度,以医、教、研协调发展为支撑,以东院建设为契机,强化医疗特色,在国家重点专科建设、高新技术开展上实现新突破,不断提高临床教学水平,促进医院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巩固徐医附院在淮海经济医学教育、医学科研、医疗服务的中心地位。高度重视附三院建设和发展,加强研究论证,拓宽发展思路,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加强对外合作,打造特色专科,激发内在发展动力,努力实现良性发展,力争把附属第三医院建设成为适应现代医疗卫生发展需要、具有教学功能的三级医院;加强直属口腔医院建设,尽快将其建成淮海经济区技术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核心竞争力最强的口腔医学中心。要根据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的现实需要,积极新建设1-2所直属附院。

    重视非直属附属医院和临床学院的建设和发展,积极探索建立确保临床教学质量与促进医院全面发展紧密结合的合作机制。建立附属医院动态考核制度,强化学校对附属医院建设与管理的长效机制,使附属医院和临床学院为学校人才培养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六)深化对外合作交流,提升国际化的办学水平

    准确把握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和国际化的视野,主动融入国际化发展大潮,努力提高师生员工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将国际化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各个环节。

    以专业对接为切入点,积极推动与国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合作办学,在合作培养项目、交换生、师资培养、科学研究、产业研发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争取国际合作项目覆盖学校大部分本科专业。加强与周边国家、区域的教育合作,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年均聘请10名左右的外籍教师来校任教。加强与港澳台地区教育合作与交流,积极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探索建立海外教学实践基地,积极推进联合培养,扩大国际交流生互派计划,逐步使学校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学生比例超过5%。设立专项基金,鼓励专任教师、管理骨干和研究生参加各类访学研究、短期交流和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扩大国际视野和学校国际影响力。

    积极拓展留学生生源渠道,适度扩大生源国别和招生规模,提升培养层次。按照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加强留学生教学管理,不断提高培养质量,确保留学生执业医师通过率。

    坚持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并根据发展需要,建立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大学理事会,健全与理事会成员之间的协商、合作机制,充分发挥理事会在密切社会联系、扩大决策民主、争取社会支持、完善监督机制、提升国际影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教育发展基金会,完善体制机制,积极筹措办学经费,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融资体系。

    (七)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提升依法治校水平

     

    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牢牢把握办学方向。制定并出台《徐州医科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全面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依法治校水平和办学活力。

    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意识,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健全学校治理模式。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保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建立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协调运行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各级干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驾驭教育改革和实现发展的能力。落实中组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意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和《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坚持立德树人,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认真落实老干部政策,发挥离退休老同志在组织建设、教学督导等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完善校、院(系)两级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建立理论学习的长效机制。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健全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强大合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追求道德高线、守住纪律底线。保持反“四风”、正党风、反腐败、倡清廉、的战略定力,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始终握劳纪律戒尺。进一步加强对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的监督。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切实做好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实施《徐州医科大学章程》,建立完善学校治理与管理制度体系,推进依法治校进程。在《徐州医科大学章程》指导下,推进学校制度体系建设。落实《徐州医科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暂行)》,尊重并支持学术委员会独立行使职权,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作为最高学术权力机构的作用。组织教代会、学代会、工代会、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等各方代表参与学校管理和重大事项的决策和评议,健全师生员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以及反馈渠道和机制。

    推动学校管理重心下移,按照责权利统一原则,建立科学的校院(系)两级管理体系,强化院(系)责任和权力,科学配置学校人、财、物等资源,赋予学院更多的资金统筹能力和财务自主权,激发学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优化院(系)治理结构,提升院(系)自主决策和治理能力,深入实施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明确院(系)党政主要负责人工作职责,完善院(系)党政议事规则与民主决策程序。加强院(系)学术组织建设,成立院(系)二级教代会,强化院(系)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院(系)真正成为学科建设和学院治理的主体。校院(系)两级管理要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激发学校发展活力。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办学机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深化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加强人事制度改革,规范人事聘用制度,实施绩效管理,形成良好的人才管理和分配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规范和健全干部岗位交流制,任期制,述职制,竞争上岗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以社会化服务为主体,积极推进后勤“契约化”和“精细化”管理,探索内部管理定岗定员定责聘用机制,努力使后勤工作在运行效率、保障能力、服务质量和师生满意度等方面取得新成效,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八)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提升文化铸校的软实力

    进一步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宣传,认真汲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思想精华,做到扬弃继承、转化创新,发挥其教化育人的作用。加强对学校办学历史、治学理念、精神传统的研究和归纳,进一步弘扬“艰苦创业、不断创新、勇于创优”的徐医精神,不断丰富“以德载医、博学创新”的校训内涵,注入以“求真、创新、崇德、进取、感恩、包容”为主要内涵的人类伟大精神,逐步形成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大学精神。积极推进追求真理的创新文化,求真包容的学术文化,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立德树人的师德文化,向善趋美的行为文化,风清气正的廉洁文化,文明和谐的环境文化建设,努力锻造体现历史特征、时代特点并引领学校科学发展的先进文化,营造文化自觉和自信的良好氛围。

    积极推进建设生态化、园林化、智能化校园建设。建设一批能够展示医学精神和徐医精神的文化景点,实现校园人文景观和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规范和完善以学校校标、校徽、校名、校旗为核心的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校园的文化品位。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学术氛围浓郁、校园环境优美,师生生活愉快,具有高度认同感、自豪感、归属感和获得感的精神家园。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

    加强对规划实施的领导。高度重视规划在统一思想、明确方向、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的责任体系,提高干部职工贯彻规划的自觉性。健全学校规划体系,明确总体规划、专项子规划、学院规划的功能和定位,强化总体规划纲举目张的定位和约束功能。建立专项规划、学院规划与学校总体规划的协调衔接机制,形成以学校事业发展总体规划为统领,以专项规划和学院规划为支撑的规划体系,确保学校各项事业整体协调推进。

    充分利用校报、网络、广播、橱窗、新媒体等平台广泛宣传十二五建设成就和十三五规划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营造全校关心、支持、参与学校十三五建设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保障,发掘潜力

    拓宽筹资渠道,增强学校实力。积极争取政府拨款及专项资金的支持。挖掘内部潜力,积极引进社会资金,确保学校办学总经费逐年增长。厉行中央八项规定,缩减全校三公支出。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和开源与节流并举,加强财务收支监督管理,建立全面成本核算体系。引入效益评价机制,合理配置办学资源。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审计,降低办学成本。改革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在全面清理国有资产的基础上,提高办学资源的使用效益。推进后勤节能化改造和精细化管理,降低校园耗能,实现人财物合理利用和学校绿色发展。

    加快校园基本设施建设。通过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及运行管理,创建结构布局合理、自然环境优良、人工环境友好的生态校园;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校园资源和管理应用系统,创建服务于教学、科研、管理与生活服务的智慧型校园;通过推进“契约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运行机制,强化“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意识,创建资源充分合理利用、管理服务效率提高的节约型校园。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充分论证、科学规划并落实好各项建设任务,完善主校区功能和设施,做好西校区基础设施维护和管理,做好新置换校区规划、建设工作。做好教师公租房及配套工程建设,改善教职工的居住条件。加强对基本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控制投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制定好全校信息化发展规划,统筹校本部与各校区、各附属医院的网络互联和资源共享。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强校园公共信息服务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完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大力提升校园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加大图书文献、档案的建设水平和保障力度。

    构建和谐幸福校园。完善考核评价制度,逐步建立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规范化的薪酬调整机制,逐步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持续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继续做好学生宿舍管理。健全完善心理危机三级预防和干预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促进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层次和考研率。确保本科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年就业率95%以上的目标。重视和加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三)明确责任,分步实施

    建立目标管理机制,明确负责领导、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各单位之间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分工明确、各尽其责、统筹协调的贯彻落实体系,使每一项工作任务目标明确、分工明确、责任明确;细化目标任务,制订切实可行的时间表和任务书,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统筹组织实施,统筹督促检查,把任务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和学院,转化为年度和日常工作。

    本规划自2016年起实施。为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徐州医科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的实施工作, 并定期对各院系发展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估。建立十三五规划实施和检查评估制度。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规划实施日常工作。2018年,组织对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检查规划落实情况,评价规划实施效果,分析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形成中期评估报告并提交学校教代会审议。

     

信息公开办公室

受理部门:信息公开办公室 (挂靠校长办公室)
办公时间:8:30-11:30、13:30-16:30
联系电话:0516-83262017
传真号码:0516-83262014
电子邮箱:xb@xzhmu.edu.cn
办公地址:徐州市铜山路209号 - 徐州医科大学校长办公室
邮政编码:221004

信息公开监督办公室

受理部门:信息公开监督办公室 (挂靠监察处)
办公时间:8:30-11:30、13:30-16:30
联系电话:0516-83262246
传真号码:0516-83262246
电子邮箱:xzhmujw@163.com
办公地址:徐州市铜山路209号 - 徐州医科大学监察处
邮政编码:221004

新媒体平台